法律实务—诊所式法律教育
法学院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的课程设置将理论学习与法律实务操作相结合,将现实中的真实案件引入课堂,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代理真实案件或从事其他法律实务工作,在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以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打通课堂教学通往法律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法律诊所分为四个授课方向:民事行政诉讼法律诊所、小微(创)企业法律服务诊所、智能公共法律服务诊所和立法诊所。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人才价值观培养的阵地。北京大学法学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通过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立体转化。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将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法学专业课程作为思政课程建设的基本载体,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在指导学生向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等工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接触真实社会生活,在学习和实践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法律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规范,协同塑造学生品格、品行,明法崇德,增强法科生的使命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实现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成为负有实现社会理想、勇于担当公平正义重任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