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每个主题课程完成后,请1-3位同学谈对课程的感受

1.绪论:

A同学:在基护的第一次课中,老师讲到了新冠“救命机”ECMO,北医三院救治国内胎龄最低婴儿等例子,感受到了精湛护理技术能发挥的重大作用;

B同学:有关体位管理的研究现状,我了解到基础护理的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2.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C同学:听了袁小宁老师关于新冠肺炎的讲解,除了了解病毒,也了解了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及防护措施。老师亲历的讲述,让我全面了解医疗体系中的护理要点,对于患者的管理、自身的防护以及对设备、环境管理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人员与患者进行隔离,避免感染。由于病毒的强感染性,护士担任了很多工作,保洁、配餐,由于相应人员较少,无论高年资还是低年资,护士纷纷上阵,成为配餐员、卫生员,护理人真是无所不能。身着笨重的防护服,护目镜起雾,操作很困难,只有掌握熟练的技术才能完成操作。手卫生五个时刻和七子要诀,佩戴口罩手套的类型和时间以及环境安全的重要性。老师的讲解很清楚,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感觉离一线更近了。

3.医疗文件:

D同学:学习医疗文件时,操作护理信息系统时,感受到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护理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

E同学:核对患者和药品更方便准确,从技术上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F同学:医疗文件的种类很多,记录的信息也很多,需要有全面扎实的知识,才能完成记录工作。

4.生命体征:

G同学:老师在讲各项生命体征时,强调要用整体观看待生命体征,各项生命体征是有关联的,互相影响的。

H同学:新冠以来,测量体温的方法和仪器有了很多变化,在不同的场所,我们也见到过不同的体温测量设备,感受到了交叉学科发展对护理的影响

5.医院环境调控和出入院护理

I同学:病人刚入院,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可能很不适应,如果护士按照流程,接诊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协助准备好床单位,能帮助患者较快适应医院环境,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

6.各种卧位、移动和搬运患者

J同学:我扮演pbl案例中的病人张奶奶,同学们把我从平层上搬运到床上时,有点担心,感觉怕被摔了,我感觉搬运时,我的身体不太直,腿比较高,中间的腰臀部塌下去了。我觉得搬运需要护士有力气,护士之间配合好,保护好病人

7.冷热疗法:

K同学:我认为以案例为中心,自主式学习的方法,比较适合冷热疗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小组3个人共同探讨,结合提供的物品,找出不同冷热疗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我们分工合作,分别整理不同冷热疗法的原理和作用,然后汇总,提高学习效率。

8.清洁卫生:

L同学: 口腔护理练习的时候,我做病人的角色的时候,嘴角被压舌板撑开,觉得有些不舒服,有口水想吐,但躺着的时候不好吐,我真正体会到了病人的感受。提醒自己操作时要关注病人感受,用爱心、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去对待病人。

M同学一些压力性损伤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能感受到,出现压力性损伤,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压力性损伤的概念、预防和治疗方法都在不断进展,可以更好的让病人减轻痛苦。对于压力性损伤风险高的患者,需要定时翻身,需要护士有很强的责任感,慎独精神,去认真完成护理工作。

N同学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虽然是一个护理问题,但感觉要真的护理好病人,很不容易,感觉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去学习。光是敷料就有很多种,具体选哪种,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到。

9.饮食与营养的护理

O同学:黄帝内经中的饮食观点,跟现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观点很接近,古人从生活中总结的智慧很厉害。

P同学:使用小程序,可以很方便的记录和分析每日膳食情况,帮助护理病人

Q同学:练习鼻饲法时,固定胃管,撕的胶布比较长,固定后,快到病人眼角了,经老师提示,这样病人不舒服,也不美观,意识到操作中,要关注患者的感受,注重人文关怀

R同学:练习鼻饲法时,案例中的患者,是一位昏迷的病人,固定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可能是长期留置,要注意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尽量避免出现医疗器械造成的压力性损伤,保护患者安全。

10.情景模拟:

S同学:我作为责任护士,去护理这位车祸外伤的患者,当患者说头疼,全身肌肉酸痛的时候,我感觉手足无措,不知道首先应该干什么,当监护仪报警器响起来后,更紧张了,直接就说去找医生。然后医生问我有关病人的情况时,我又没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当时练习生命体征测量、皮肤护理等单项内容时,觉得比较简单,但放到模拟的真实情境中,好像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所以,应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做事的方法,比如按照护理程序来工作,按照SBAR沟通方式跟医生沟通。

T同学:我作为辅助的护士,应该跟责任护士配合好,两个人负责不同的护理操作,保持有个人在病人身边,进行评估和安慰,我们配合的有些乱,应该进一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