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国家对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提出了“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的要求,因此本课程在效果评价上也以上述要求为基本抓手。一方面,注重过程评价,即对学生学习的各个过程和阶段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促进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改进,更好地挖掘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本课程也将加强“增值评价”,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专业学习和理论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

任课教师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世界社会主义这门课的教学与教材编写工作,当时课名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后来才改为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先后被列为学院必修课、主干基础课,本人担任主讲已超过二十年,选课总人数约2000人。

在教材建设方面,任课教师从1995年参与黄宗良教授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2002年与黄宗良教授共同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史论》,2017年与项佐涛共同主编《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教材获得过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大学不同层级的奖励,这些教材是北京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和研究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推荐教材。其中,在《世界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和制度》基础上撰写的著作《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演进》被习近平总书记列为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