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结束一周后,对15名同学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进行归纳,学生们认为该门课程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全局意识,丰富了对我国及我国政策的认知;拓展了国际视野,加深了对国内外医药政策的认识,提升了专业认同感。
学生A和学生B在访谈中表示这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药事监管所处的新时代,理解药事监管的时代性。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中蕴含和孕育着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开启新的量变。我国的药事监管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国家药事监管机构的不断调整变迁,药事监管的内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国家经委和卫生部对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和药品质量监督分别管理,到1998年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有机整合,到2013年升格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体现了国家对于食品药品监管的高度重视;2018年的国务院机构大调整,又重新组建了直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注册并实施监督管理,表明了医药类产品的监管走上了专门化、专业化的道路,我国药事监管处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我国药事监管机构的不断变化,正是由于把握了不同时代的医药行业特点,直面每一时代医药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把握了医药行业发展的规律,设置了符合不同时代特点和不同时代背景下行业特征的药事监管机构。通过对我国药事监管机构历史沿革、药学政策的梳理,可以明确把握我国药事监管所处的新时代,深刻理解药事监管的时代性,从而教育学生:事物总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学生C和学生D在访谈中表示本门课程传递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医药政策专论》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各项政策的介绍与梳理,为保障公民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国家依据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药事组织的相关管理措施对药事活动实施必要的监督管理。其宗旨在于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身体健康是人民的根本福祉,安全有效的药物是人民遭遇疾病时的直接向往。制定并依据完善的我国的医药政策,在药品的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药事活动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药品质量,严防药害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践行为人民服务。
《医药政策专论》课程的教学,是培养药学专业学生成为熟知国内外医药政策、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牢固法律意识的医药行业从业者的重要途径,为医药行业培养心系人民群众、有理想有道德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