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

护理学院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负责人:陈华 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开课时间:三年级下学期 学时:81学时(理论54学时,实践27学时)学分:4学分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展规律、预防保健及临床疾病护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专业课程。儿童时期是一个体格和智力、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所不同。另外,由于遗传、家庭、社会及教育的不同,其心理特征、疾病表现也会有个体差异,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灵活掌握儿童及家庭的特殊需求,进行整体的、连续的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儿童健康服务的高级护理人才。《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程,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整体临床思维和能力的培训非常重要。多年来《儿科护理学》课程持续进行教学改革。 2014年获批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研究项目,《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儿科临床实践为例》 2017年获批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同质化理念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标准的制定》 2018年获批中华医学会教育分委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教改项目,《基于PBL儿科护理学虚拟仿真系统的初步构建》 2019年“基于PBL案例引导的新生儿窒息复苏虚拟仿真项目”获高等学校护理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创意作品大赛一等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教学案例”获2019年北京大学第八届创新教与学应用大赛三等奖。 2020年《线上教学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及《婴儿食物转换》微课分别获获北京大学第九届创新教与学应用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2020年,《儿科护理学》在线课程超星平台上线;

《儿科护理学(一)》在线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目前均已完成两轮授课。

《儿科护理学(二)》Mooc在线课程即将上线。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儿科护理学》课程贴合国家提出大健康理念,以及习总书记提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理念要求,尤其注重生命早期的健康管理和促进。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及特殊需要。课程内容贴合国家政策要求,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本课程为护理学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为00后新新人类,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对于儿童的照顾体检经历基本为零,做好儿科护理有很大的难度。同学们本学期结束后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思政教育不可缺少。      因此针对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课程思政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针对研究对象特殊性: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0-18岁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需求,需要更加细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课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同学正确的职业观,平等对待患儿,尊重没有完全自主能力的患儿,甘于奉献,有高度的责任感、慎独精神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2)针对护患关系特殊:儿童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儿科护理中的护患关系不仅仅是儿童与护士,但实际上是需要面对儿童的整个家庭。课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同学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基本的儿科护理实践技能,关注患儿及家庭的心理状况,与患儿及家庭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3)针对护理结局特殊: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年龄的特殊性,儿科护理结局不仅仅关系到患儿病情的康复,还与患儿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注重培养同学正确的生命观,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敬佑生命,尊重生命,医者仁心,以人为本,有正确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