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学系

社会工作是对自近代以来由于急剧社会变迁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回应而形成的一门社会科学,是关于专业社会服务的价值伦理、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基础课,对于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要介绍,涉及社会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哲学和价值基础、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工作方法、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起着入门和奠基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基础理论和主要工作方法,为日后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以及在社会工作领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专业课的学习、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包括一些理论和观点背后所隐含的价值观,如何认识并看待人、社会和世界,人在社会中如何行动等,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思想素材。充分发掘并利用专业课程中的这些思政元素并通过合适的形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进行引领,是通识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概论》课有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涉及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专业价值伦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工作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在课程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伦理在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与我们社会日常生活中所倡导的做人做事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因此采用合适的方式开展《社会工作概论》课的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领,不仅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更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