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物理学院 助理教授
王科,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海外人才青年项目、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201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2008-2011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学习。2011-2012年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Kapteyn天文所任Erasmus Fellow,2012-2018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ALMA欧洲中心先后担任ESO Fellow和Associate研究员,主持ESO大型巡天项目。2018年回国加入北京大学。 曾主持德国科学基金会DFG重点项目“银河系星际介质中大尺度纤维状结构”(2015-2018年),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1500余次,出版专著1部,翻译出版科普作品1部。 参与2019-2020年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负责射电观测实践部分,已顺利结题。
王科,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组部海外人才青年项目、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201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期间(2008-2011年)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学习。2011-2012年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Kapteyn天文所任Erasmus Fellow,2012-2018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和ALMA欧洲中心先后担任ESO Fellow和Associate研究员,主持ESO大型巡天项目。2018年回国加入北京大学。 曾主持德国科学基金会DFG重点项目“银河系星际介质中大尺度纤维状结构”(2015-2018年),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1500余次,出版专著1部,翻译出版科普作品1部。 参与2019-2020年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负责射电观测实践部分,已顺利结题。
王然 物理学院 副教授
王然 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文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201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任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Jansky Fellow博士后职位,2013年10月回到北京大学工作。研究方向: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和寄主星系的共同演化。参与的项目“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获得2017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3,获奖时间2017年12月)。2018年进入IOP Publishing: 中国高引用作者(China Top Cited Author Award)天文和天体物理类榜单,2019年获得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学科研奖。
王然 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文系,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201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任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Jansky Fellow博士后职位,2013年10月回到北京大学工作。研究方向:宇宙早期,超大质量黑洞和寄主星系的共同演化。参与的项目“发现宇宙早期发光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获得2017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3,获奖时间2017年12月)。2018年进入IOP Publishing: 中国高引用作者(China Top Cited Author Award)天文和天体物理类榜单,2019年获得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学科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