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基础医学院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基础医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为开发新药、发掘中医药学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揭示疾病的原理,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促进生物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分析手段,因此是医科大学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药理学通过课堂讲授及实验课等环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作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比较坚实的药物和药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自豪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医者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

教学理念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灵魂与使命,必须要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教育的各环节,是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梳理和挖掘课程政元素,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使之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医学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医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医疗行业、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药理学的思政教育建设中,需要紧密结合医学生的心理和需求,防止“贴标签”和“两层皮”,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要通过挖掘隐性的思政资源、更新课程设计、完善评价体系,切实增加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将“知识传授”、“情感共鸣”和“实践指导”相融合。从国家、职业和个人三个维度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医者精神,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