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评价
学生1:老师教学体系严谨且因材施教,全程参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指导充分,启发性强,非常有收获!
学生2: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让我们了解并掌握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的国际战略选择与实践,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学生3:课堂上有丰富的训练材料,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对博士论文和政策报告的写作颇有裨益。
学生4:老师在一直提倡“多练”,通过课堂训练,让我们了解了不同风格文章的写作方法,达到了“学用合一”。
学生5:老师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每节课从最新发生的国际大事入手,然后再到中国的战略选择,让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的国际战略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学生6: 这门课的阅读、写作训练安排十分紧密,而且老师课后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也很多,收获很大。
二、相关采访报道
1.《翟崑:“做学生成长的指导者”》
在翟崑老师看来,“爱国关天下”是一个优秀的国关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最为重要的素质。他十分赞赏国关学生提出的这一新百年口号,“北大之所以能成为北大,是因为它一直引领着时代潮流。在五四运动一百年后的今天,摆脱了贫弱的中国也应该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我认为在未来的一百年中五四精神的重要表现就是‘爱国关天下’。”具体而言,国关学院的同学们必须拥有关怀世界的国际化视野,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翟老师认为,国关学院的课程相对而言偏于宏观,因此他建议同学们能够一方面涉猎政治学、哲学等基础学科门类,另一方面去接触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当国关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做出卓越的成绩。这也是我们的毕业生在各行各业都有突出成就的原因所在。”
(原文链接:https://www.sis.pku.edu.cn/news64/1336588.htm)
2.《专访翟崑教授:起自学术、终及国家、惠及世界、服务社会》
翟崑老师的课程别开生面。他让学生们做创意作业,在校园、在家乡寻找东南亚元素,进而将个人体验融入进来,从微观到宏观,层层深入地感知东南亚。教学相长,他在授课的过程中,也逐步将东南亚研究学术化、课程化、体系化,不断精进。此外,他还组织学生们赴东南亚从事国际青年志愿服务,并连续组织了五届“中国-东盟青年领袖峰会”。这些活动都备受学生们欢迎。
在学生培养方面,翟崑老师一直提倡要“多读,多写,多练”,尤其应系统训练“学术文、政策文、社会文”这所谓“三体文”的职业化写作。他鼓励青年依托澎湃新闻平台,进行公共知识产品创作,训练“社会文”。用翟崑老师的话来说,“整点好玩儿的研究”。他们共同打造“再看世界”社会型学术IP, 开设“海外疫情观察”“度量‘一带一路’”“田野笔记”等丰富多彩的栏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8PO3z4skrwinDdn8IEF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