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本课程于2020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开设,2021年秋季学期的课程正在进行中,选课学生以科技史专业同学为主体,同时还有深圳研究生院、新传学院、哲学系、社会学系的硕、博士生选课。现摘录一部分选课同学的反馈如下:

同学一:帮助我们了解了具体的历史背景,补充了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文献研读、讨论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以及科学家精神

同学二:增加了我个人的专业知识,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科学建立有了体系的认识。有个小建议:觉得老师的课程非常体系化,本课程内容可以形成一本近代科技史的教科书!规范本专业学生素质能力!

同学三:本课程让我更好更全面地学习了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曲折与辉煌的过程,也更理解科学家群体,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谢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同学四:初步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框架

同学五:对于其时代特征有了宏观上的了解和把握

同学六:官方宏大的叙事往往会让人忽略一些历史的细节,而后者才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审视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和科学家精神的关键所在,本门课程不仅让我们可以学习了解更多历史,更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下及未来的科学事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视角和观点。

同学七:明白史实,更接近全面的历史了解

同学八:传承精神;反思当下。

同学九:过去读到的对于中国科学家的描写大多千篇一律,偏向于塑造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突出强调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当然这的确是中国科学家们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以至于有时候会觉得把一段描写换掉名字后对另一个科学家也成立。了解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让我能够更好地认识科学家本人的形象而非群像。

同学十:比较系统的梳理了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史,为进一步研究具体人物,事件,机构,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学十一:对本领域的研究框架和主题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可以触类旁通,有助于借鉴到科技史领域其它问题的研究中。

同学十二:本课程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从不同角度切入,通过课上讨论和课下阅读的方式进行,使我对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的整个图景有了了解,不再是碎片化,单一的了解了

同学十三:全面覆盖重点知识,掌握入门方法论


课程思政探索研究的论文/报道:

1.王新、张藜,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概述,《党的文献》,2019(02):92-98

2.王新、张藜、唐靖,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先行先试——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25(05):54-63.

3.王京浩、张藜,黄葆同归国始末:1950年代留美学生回国因素探析,《化学通报》,2018,81(06):571-575.

4.王春法、张藜、许向阳、张利洁,关于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几点思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04):6-9.

5.张藜,坚守初心、为梦前行——2017年度老科学家捐赠资料选展材料背后的故事,《今日科苑》,2017(09):3-4.

6.唐靖、张藜、王新,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沃土——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的历史回顾,《中国科学基金》,2016,30(05):395-402.

7.王新、张藜、唐靖,追求卓越三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展历程回顾,《中国科学基金》,2016,30(05):386-394.

8.张藜,科学家精神应被记录和传承,《光明日报》, 2015-09-2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