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学院

本课程《白话流行病学》(公选课,课程号:89339038)于2018年申请开设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公选课,主要面向二、三年级医学部各专业的本科生,于每年秋季学期开课。采用将知识融入故事(knowledge in story)的方式开展教学,结合实际案例,通俗易懂地既讲授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又润物无声的开展思政教育和立德树人。学习本课程后,学生能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能够形成基本的流行病学研究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感受医学故事里面的情怀与启示。对流行病学方法或者流行病学故事感兴趣的同学均可选修。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为核心素养,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突破口。不同国家的核心素养范畴不尽相同,但都明确强调对批判质疑、问题解决等基本素养的要求,美国的诸多名校也都正在践行这些要求。医学研究是一个探索疾病原因进而找到防治对策的过程,每一步都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辩证思考的集合,这就为将其融入核心素养发展体系提供了可能。但是,医学本身门类多、学时长、环节复杂、实践性强,选择哪一门课程,向非医学专业本科生展现医学研究的魅力就毋庸置疑成了决定性环节。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提出各专业本科生都应接受公共卫生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必要组成,同时流行病学作为公共卫生的核心基础学科,被强调列为各专业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

相比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流行病学从更宏观的人群层面,探索疾病或健康的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它以医学问题的解答为载体,基于最简单的“对比”思想,侧重于如何巧妙设计以回答问题,强调逻辑推理和批判反思,既融入医学知识,又易于被非医学专业本科生理解和接受。此外,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利用流行病学探究病因或研发防治对策的过程,都充满了曲折与故事,牺牲、奉献、坚持、博爱、意外等数不胜数,这又为提升人文道德等核心素养提供了契机,从而完美实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因此,本课程采用将知识融入故事的教学方式,利用流行病学探究病因或研发防治对策的过程,通过经典、真实的科研故事,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整合入课堂,吸引和培养更多具有复合背景的创新型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