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团队

詹思延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教育和工作经历:北京医科大学本科(6年制)和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晋升教授,2004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6年获聘正高级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担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药品安全及风险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担任《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主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担任《流行病学》统编教材第7版和第8版主编、长学制《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主编,《药物流行病学》第2版联合主编;主译《循证医学教学与实践》、《药物流行病学教程》、《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制定》。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自然等多项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北京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013)、华夏科技成果二等奖(2013)。2016年获第17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2017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教育和工作经历:北京医科大学本科(6年制)和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晋升教授,2004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6年获聘正高级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副主任,医学部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 目前担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循证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药品安全及风险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担任《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主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副主编、多家杂志编委;担任《流行病学》统编教材第7版和第8版主编、长学制《临床流行病学》第2版主编,《药物流行病学》第2版联合主编;主译《循证医学教学与实践》、《药物流行病学教程》、《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的方案制定》。近年来承担科技部、国自然等多项课题,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北京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013)、华夏科技成果二等奖(2013)。2016年获第17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奖、2017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展开

吴涛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学位教育 1992-1997 预防医学学士 预防医学系 北京医科大学 2001-2005 流行病学硕士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7-2011 博士 流行病学系 (专业方向:遗传流行病学)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非学位教育经历 2004年6月 –7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暑期学校课程培训,主修遗传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相关课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4年7月 第45届医学与实验哺乳动物遗传学培训班 美国杰克逊实验室 2009年6月 遗传流行病学家系关联分析(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PBAT)方法培训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工作经历 1997年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1997-2002年 助教 2002年至2012 讲师 2012至今2018 副教授 2018.9至今 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遗传病与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位教育 1992-1997 预防医学学士 预防医学系 北京医科大学 2001-2005 流行病学硕士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7-2011 博士 流行病学系 (专业方向:遗传流行病学)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非学位教育经历 2004年6月 –7月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暑期学校课程培训,主修遗传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相关课程。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4年7月 第45届医学与实验哺乳动物遗传学培训班 美国杰克逊实验室 2009年6月 遗传流行病学家系关联分析(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PBAT)方法培训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工作经历 1997年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1997-2002年 助教 2002年至2012 讲师 2012至今2018 副教授 2018.9至今 教授 学术兼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委员会常委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遗传病与罕见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展开

李立明 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6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1987-198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夏威夷心脏研究所进修。 1990-1992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 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首任主任。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李立明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杜兰大学、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 1997年获得美国EISENHOWER总统奖,2006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奖,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院荣誉院士(HonFFPH)。 现任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WHO行为干预专家委员会委员、WHO西太区慢病顾问、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负责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主编、《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和《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副主编。 先后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4版、第5版和第6版)、八年制《临床流行病学》、《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和《中国公共卫生的改革与思考》等著作。 自1986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综述、论文200余篇。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6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1987-1988年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夏威夷心脏研究所进修。 1990-1992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后。 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控制中心首任主任。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李立明教授是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杜兰大学、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 1997年获得美国EISENHOWER总统奖,2006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杰出校友奖,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医学院公共卫生院荣誉院士(HonFFPH)。 现任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WHO行为干预专家委员会委员、WHO西太区慢病顾问、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负责人、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慢性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主编、《中国预防医学杂志》和《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副主编。 先后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流行病学》(第4版、第5版和第6版)、八年制《临床流行病学》、《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和《中国公共卫生的改革与思考》等著作。 自1986年以来,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综述、论文200余篇。

展开

孙凤 公共卫生学院 副教授

孙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10-2012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做临床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2017-2018年哈佛医学院群体医学系客座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兵团博士基金1项、部委委托课题10余项,参与过慢性病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领域课题20余项;主编/副主编书籍4部。2013年获得亚太药物流行病学协会“学术之星”称号,2018年获得美国胸科协会MECOR青年学者奖,北京大学2019年第27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特等奖”指导老师。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际考科蓝中国联盟分支机构之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委;北京GRADE中心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循证医学教材编写委员会常委(兼任学术秘书);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领域及卫计委首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理事。目前担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

孙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得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10-2012年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做临床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2017-2018年哈佛医学院群体医学系客座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兵团博士基金1项、部委委托课题10余项,参与过慢性病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领域课题20余项;主编/副主编书籍4部。2013年获得亚太药物流行病学协会“学术之星”称号,2018年获得美国胸科协会MECOR青年学者奖,北京大学2019年第27届挑战杯五四青年科学奖“特等奖”指导老师。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际考科蓝中国联盟分支机构之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委会委员、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委;北京GRADE中心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循证医学教材编写委员会常委(兼任学术秘书);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科委医疗卫生领域及卫计委首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理事。目前担任《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药物流行病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或通讯编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