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神经系统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阶段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并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基础医学各学科基础知识,以实现形态与功能、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知识的综合和重组,以其系统而全面了解一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疾病状态下各器官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及其机制,为临床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神经系统是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远未被揭示,如发育过程就已经形成,整个生命过程中又在不断重塑的神经回路是如何帮助我们感知周围世界、如何完成运动行为、如何形成和找回记忆、如何制定决策或进行抉择?情绪产生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为何会产生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病症?这些病症都是极为复杂的问题,其复杂程度远超过任何我们在其他生物学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因此,要了解如此复杂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相关的改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采用生活或临床情境来介绍和讨论对神经系统功能及神经疾病发生的机制,整合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等学科知识,以获得对神经系统及神经疾病的整体认识。 本课程旨在讲授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课程设置秉承从外周到中枢,从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思路,具体包括神经系统总论、感受器、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精神疾病六章内容,综合了神经系统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是了解生理状态下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认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理解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及其机制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综合了理论授课、PBL案例学习、标本实习、综合实验和前沿讲座等多种教学方式,其中理论授课除了传统的大课讲授之外,还将安排小班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养目标。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理解

立德树人、追求真理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德”包含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大学生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敢担当的人;“追求真理”,大学是发展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的场所,大学生要具备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勇于探索未知,发现真理。

《神经系统》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将德育、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融入在专业课程教育中。从全球神经科学在诺奖成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到我国神经生理学家在物资匮乏、实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为进行科学研究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传统的神经示踪和电生理记录技术到先进的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和多通道记录技术,从祖国传统医学到当今世界科技前沿,《神经系统》课程努力践行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